范儿范

位置:首页 > 新闻热点 > 百姓民生

海安财政,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

海安县财政局作为综合管理全县财政收支、主管财政税收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、实施财政监督、参与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,近年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推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,坚持财政改革与创新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,谱写了财政创新发展的华丽篇章。

海安财政:谱写创新发展新篇章

生财有道

以政策创新赋能发展机制

政策创新激发活力。每年会同发改委、科技局、金融办等部门,提请县委、县政府制定完善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政策。仅2015年就出台18项促进经济“稳增长”的政策措施,对企业技术改造、产品研发、品牌建设及人才引进等多方面实施奖励扶持。新设立规模各为1亿元的锦纶新材料产业及机器人产业发展基金,强力推动打造千亿级特色板块与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。2016年,会同相关部门审核兑现工业、服务业、建筑业、旅游业、科技、外贸、金融等各项县级奖励资金1.6亿元;争取产业振兴、技术改造、转型升级等上级财政扶持项目补助资金19.2亿元;为136家次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“苏科贷”“资金池”“助保贷”等项目贷款3.36亿元;县政府参股设立2亿元峰融创投基金,为4家企业提供股权类资金6990万元。2016年,海安县作为全省仅有的两个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之一,在全省率先试点研发准备金制度,鹰球集团等4家试点企业2016年科技研发投入较2015年提高30%以上。

服务创新助力发展。认真开展好“服务企业科技行”、创新型行业单打冠军培育、有色金属“全产业链”培育、新材料板块培育、“智慧型”招商等“五大行动计划”工作。成功举办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、上海有色金属、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年会,邀请新材料产业院士、专家来海安讲座10多次。对重点挂钩企业,对照“服务企业科技行”工作目标,帮助企业做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、专利高品申报,跑高校找专家,三年来落实产学研合作项目15个。2016年有色金属、塑料产业“三大优势转换”培育工作成效显著,招引12家有色金属贸易公司开展现货业务,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交易量达30万吨,塑料期货交割库获批运营,招引全国前五的塑料期货交易商来海安县发货,入库贸易量达3万吨。

财政收入提质增量。坚持依法征收、综合治税、应收尽收,不收“过头税”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实现228.83亿元,年均递增24.78%,总量是“十一五”时期的2.57倍。2016年,海安县实现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57.58亿元(“营改增”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口径),税收占比83.6%,在南通六县(市)中完成水平与税收占比均排名第一位,财政收入实现了“总量”“质量”的同步提升,为县委、县政府各项“富民”“发展”的政策提供了有效的财力支撑。

理财有方

以深化改革创新管理制度

预算信息公开工作领跑全省。在全省率先建立部门预算听证会制度。早在2012年,全县县直部门预算单位全部公开了部门预算信息,同时一并实现决算公开,预算信息公开全省领先。按照《预算法》要求,先后制定了《关于进一步做好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》《海安县财政局关于加强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管理的通知》等规章制度,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建立起统一的预算信息公开专栏,有序推动全县一般公共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“四本预算”向社会各界公开。

大力整合、盘活、提升资金绩效。入选省对市县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整合试点县,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绩效;开展财政存量资金清理核实,盘活存量资金用于保民生、促发展。2016年共统筹使用各预算单位结余资金4100万元,财政部门直接盘活使用资金4759万元,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显著提升。

深入推行财政信息化管理。推动办公自动化、县镇财政一体化管理,实现税收和非税收入收缴与银行收纳、预算编制与预算指标及预算执行、预算执行与财务核算、财务核算与资产管理等无缝对接,实时动态监控财政运行状况,提升了财政科学化、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
科学构建财政投资管理模式。近年来,海安县财政不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,2014年至2016年三年间共筹集各类资金47.96亿元。从2012年起县财政局积极探索、稳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的财政评审管理工作。在财政投资管理工作中,严把估算评审、预算评审、项目变更审批、资金来源审查、工程决算财务审核批复“五道关口”。2014年—2016年共估算评审127个项目,核减7.92亿元,核减率12.8%;预算评审951个项目,核减3.81亿元,核减率5.1%。

认真做好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工作。海安县财政局以建设法治财政为抓手,坚持把依法理财作为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、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,全面推进依法行政。法治财政工作连续3年被省财政厅表彰为先进单位,是全省法治财政标准化建设示范点,也是全市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。2016年,被县级机关工委、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办公室、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表彰为海安县首批“法治型机关”。同时,县财政局积极指导基层财政局(所)创建规范化财政所,10个区镇财政局(所)一次性通过了基层财政所规范化建设验收,实现了“规范化财政所”建设全覆盖。

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。制定了较为系统、完备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,并开发软件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全程的动态监管。实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和经营绩效考核,对全县13家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投资举办企业实行分类管理,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,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建立国有企业内设机构和劳动用工管理制度,为企业劳动用工提供制度性保障,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。加强“公物仓”管理,近三年来累计入仓资产175.84万元。努力盘活闲置国有资产,近三年累计通过公开拍租、拍卖,取得租金、拍卖收入2406.72万元,拍卖增值率28.54%,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。

持续加大政府性债务管控力度。海安县于2013年在县财政局成立了专门负责政府债务管理的业务科室——债务管理服务科,这一改革与创新走在全省兄弟县市的前列。从2013年起,海安县先后出台了《海安县政府性债务管理暂行办法》《关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精准化管理的通知》《海安县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》《海安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文件,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精准化管理。海安县坚持一手抓争取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及企业债券发行,一手抓盘活化解债务资金工作,全面压降债务综合成本。两年内通过压缩政府日常支出、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、存量工业用地处置、存量资产处置等途径,分别盘活化解政府性债务资金8.1亿元、8亿元,海安县2016年政府性债务年化综合成本比上年下降了16.1%。海安县全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(PPP)项目,城北污水处理厂等10个项目成功申报入选省PPP项目库,入库项目数、做成项目数均居南通五县(市)第一。2017年,海安县成为全省唯一受国务院表彰的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成效明显、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的县、市(区)。

用财有效

以保障民生共建大美海安

海安财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方向,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润泽一方百姓。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11年的43.09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1.35亿元,年均递增13.55%;政府性基金支出从2011年的17.78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 105.43亿元,年均递增55.01%;各项民生社会事业支出比例逐年递增。

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全面落实。全县支农支出从2012年的10.61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2.98亿元,提高了22.34%,共向上争取农业方面的专项资金27.56亿元,通过“一折通”发放补贴资金9.67亿元。按照“提前完成、规范管理、阳光操作、强化考核、保障质量”的要求,认真组织实施农桥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,进度和质量在全省、全市始终处于领先位置。2012—2016年,先后投入资金7735万元对全县509座农桥危桥实施了改造建设。2012—2016年,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路安排奖补村分别为86个、87个、83个、80个、86个,财政奖补路里程达638.9公里,奖补覆盖面平均达40%,先后投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9712万元,2015年获得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考评一等奖五连冠。5年来,全县水利建设投入达14.3亿元,实施完成重点水利工程项目49个,与前五年相比水利投入增长450%。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补偿机制,提高农业救灾效能。2012—2016年,共投入2.9亿元资金用于农户资金赔付, 每年约有15万户(次)获得农业保险资金补偿,简单赔付率达61%。近几年以来,财政每年预算安排6000万元左右用于农村环境整治。2014年以来,全县共有3个区镇的4个村争取到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总计1080万元。

教育卫生文化经费充分保障。教育、卫生支出从2012年的16.8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22.7亿元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面免除,“校安工程”强力推进,5年中累计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资金4.22亿元,改造学校项目277个;新建了职教中心、城南实验中学、城南实验小学、长江路幼儿园等新学校;支持教育现代化创建,投入资金2.81亿元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了镇村全覆盖,投入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资金4.3亿元,筹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1.78亿元,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资金0.38亿元。进一步深化医改,投入0.22亿元实施公立医院改革,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取消药品加成,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,破除“以药补医”;投入0.16亿元用于人口卫生信息化建设,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高;投入0.5亿元对村卫生进行标准化建设,做到同设计、同施工、同验收;投入0.7亿元对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改扩建,用于改善医疗条件。投入9.48亿元,建成了文化艺术中心、体育中心,安排专款用于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,博物馆、文化馆、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全部免费开放。
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近5年共安排新农保专项资金26.48亿元,新农医专项资金11.15亿元,惠及全县46.27万名参保农民。在全市率先出台《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》,配套保险资金627.2万元,受惠2.13万人次,报销9910万元。五保户、低保户等优抚对象供养标准逐年提高,全县上下已建立起以社会保险、社会救助、低保和优抚安置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