范儿范

位置:首页 > 养生 > 常见疾病

上火症状及中医调理

身体感到不舒服时,有些人经常会用“上火”这词来形容:眼睛红肿、口角糜烂,说是上火;尿黄、牙齿痛,也说是上火。上火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 近一两个月以来,天气特别炎热,是不是就更容易“上火”?

上火症状及中医调理


上火症状及中医调理

中医用“火”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,上火的程度较“热气”还重。一般所说的上火,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。

中医认为“火”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,常见的上火症状有心火和肝火两种。

心火与肝火的症状

心火分虚实,虚火主要表现有心烦、口干、盗汗、睡眠不安等,喝;实火旺则表现为口腔溃疡、口干、尿黄、心烦易怒等。

我们常称一些情绪容易激动的人为“肝火大”。其实,一般俗称“肝火大”的体质还有下列症状:口干舌燥、口苦、口臭、头痛、头晕、眼干、睡眠不稳定、身体闷热、舌苔增厚等。

一、心火:表现为心烦少寐,面赤口渴,尿黄便结,或口舌生疮等症。治以清热宁心。可选用:

1、导赤丸:内含生地、木通、甘草。口服,每次1丸,一日2-3次。用竹叶10克,煎汤送服。

2、黄连上清丸:内含黄连、黄柏、黄芩、栀子、连翘,薄荷等15味药物。口服,每次1丸,开水送服。

二、肺火:表现为干咳无痰,或痰中带血,咽疼音哑,潮热盗汗等症。治以滋阴清热。可选用:

1、清金散:出自验方,有清肺降火作用。方内有生石膏9份,青黛1份,研末混匀,用纱布包煎,水煎两次分服。

2、麦味地黄丸: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、五味子。口服,每次1丸,一日3次,开水送服。

三、胃火:表现为上腹部嘈杂,多食善饥,口干口苦,大便干结,烦躁不安。治以养阴益胃。可选用:

1、牛黄上清丸:内含黄连、石膏、黄芩、薄荷、莲子、桔梗、川芎、黄柏、荆芥、栀子、大黄、冰片、牛黄等21味中药。口服,每次1丸,一日2-3次,温开水送服。

2、牛黄解毒片:每片0.25克,内含大黄、石膏、黄芩、桔梗、甘草、雄黄、冰片、牛黄等。口服,每次3片,一日3次,温开水送服。

四、肝火:表现为头痛剧烈,面红目赤,口干咽疼,胁肋疼痛,尿黄便秘,甚至吐血。治以清热降火。可选用:

1、左金丸:由黄连、吴茱萸组成。每次两克,一日两次,温开水送服。

2、当归龙荟丸:由当归、龙胆草、芦荟、黄连、黄柏、大黄等11味药组成。每次6克,一日2-3次,温开水送服,孕妇忌服。

五、肾火:表现为头晕目眩,耳鸣耳聋,发脱齿摇、睡眠不安,五心烦热,形体消瘦,腰腿酸痛等症。治以滋阴补肾。可选用:

1、六味地黄丸:内含熟地、山药、萸肉、丹皮、云苓、泽泻。每次8粒(浓缩丸),一日3次,淡盐汤送服。

2、知柏地黄丸: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、黄柏。每次8粒(浓缩丸),一日3次,淡盐汤送服

中医把头昏、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“上焦火”,把烦热口渴、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“中焦火”,把便秘、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“下焦火”。

“吃不进”是指上焦(心肺部位)有火,表现为口干、舌烂、唇裂、目赤、耳鸣及微咳。

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(片),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。

“受不了”是指中焦(脾胃部位)有火,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,食不知饱,时而呃气上逆,脘腹胀满,不思饮食。

宜选用栀子金花丸、牛黄清胃丸、清胃黄连丸、清胃散,小儿宜服七珍丹等。

“拉不出”是指下焦(肝、肾、膀胱、大小肠等部位)有火,表现为大便干结,小便短少,尿色黄赤、混浊有味,阴部时痒,妇女白带增多,甚至带黄。

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、当归龙荟丸、栀子金花丸、龙胆泻肝软胶囊等。

另外还有虚火,也就是阴虚而热,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,腰膝酸软,咽干舌燥,眩晕耳鸣,健忘失眠,或干咳气短,或痰中带血,口干咽燥,声音嘶哑,潮热易怒,舌红少津,脉细数,

此时,可对症选服知柏地黄丸等药。

标签:中医 上火 调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