範兒範

位置:首頁 > 新聞熱點 > 百姓民生

長江三峽縴夫文化節開幕

中新社湖北巴東4月18日電 (董曉斌 李芬 周波)“腳蹬石頭,嗬嗨!手刨沙呀,嗨着!光着身子,嗨喲!往上爬喲,嗨着着……”4月18日,伴隨着一聲聲縴夫號子,第五屆長江三峽(巴東)縴夫文化旅遊節在湖北巴東開幕。

長江三峽縴夫文化節開幕

當天開幕式在巴東縣神農溪縴夫文化走廊舉行。首先,進行了一場祭拜儀式,儀式分為祭誦、敬香、敬牲、獻谷、獻酒、祭櫓,以此祈求風調雨順,平安吉祥。

祭拜儀式結束後,鏗鏘激昂的縴夫號子響起,縴夫們扛上纖繩,將繩索的一頭拴在船上,另一頭拴在腰間,拉着“豌豆角”小木船逆水行進。船底和礁石的撞碰、船尖與湍流的撞擊,讓遊客體驗了一把驚險和刺激。

湖北巴東是古代巴人故里,是巴文化、楚文化、土苗文化的交匯地,也是縴夫文化發源地,有“縴夫故里”之稱。

由於交通飛速發展和三峽水庫蓄水,三峽縴夫曾經淡出人們的視野。但近幾年隨着巴東旅遊經濟的不斷興起,神農溪上的縴夫們又搭上纖繩重操舊業,吃起了“旅遊飯”。

70歲的縴夫宋文剛介紹,他從15歲就開始拉縴,嚐盡了酸甜苦辣,也經歷過九死一生。“拉縴曾是我們運輸、出行的唯一選擇,”宋文剛説,現在交通發達,生活水平不斷提高,能重操舊業,讓他非常高興。

台灣書畫學會畫家王品卉表示,“這既是負重奮進的精神,也是一種逆流而上的美,希望這種中華民族優秀精神能一直保存、傳承下去。”

辛亥革命元勛鄧玉麟之孫、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會長鄧中哲表示,縴夫精神作為一種特定的民族精神,是縴夫們歷經千百年形成的,而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文化傳承。

“神農溪上的縴夫已成為化石級的遺存。”中共巴東縣委書記單豔平説,希望通過這次活動,把巴東的巴文化、縴夫文化和縴夫精神,更好的展示給所有人。(完)